10部【戲中戲】敘事視角經典燒腦電影,你看過幾部?

專題分析

七月電影的大事,不外乎阿湯哥主演的《不可能的任務:致命清算 第一章》即將上映。但傳出阿湯哥傳不爽被諾蘭的《奧本海默》搶走太多IMAX場次,致電高層想勸退《奧本海默》。諾蘭?是何方神聖,竟可威脅對於《不可能的任務》在影院的地位。

諾蘭(Christopher Nolan)是一位備受讚譽的電影導演,他以其獨特的敘事風格和電影技巧而聞名於世。諾蘭的特色之一是他經常以戲中戲手法,非線性的敘事架構呈現故事。他善於將時間拆解、交織,以多條平行的時間線來展示故事的不同層面。他常使用閃回、時空轉換等手法,讓觀眾在觀影過程中感受到時間的錯置和迷失感,營造出獨特的張力和戲劇效果。

以下是影史中最著名的經典燒腦電影,諾蘭更佔了將一半,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諾蘭操控戲中戲敘事架構的的深厚功力

——-

《奧本海默》將於2023年7月上映,是一部描述物理學家勞勃·奧本海默曼哈頓計劃中協助研發原子彈的故事,觀眾將可再次欣賞諾蘭獨特的敘事手法。

《天能》(TENET,2020) 也是一部由諾蘭執導的科幻驚悚片。該片的敘事結構獨特,以非線性的方式表達時間逆行的主題,深深影響了觀眾對時間和空間的認識,《天能》所探討的,正是關於現實的認知,進而呈現出人性的複雜性和深度。

《全面啟動》(Inception,2010),同樣為·諾蘭導演的電影,採用了戲中戲的結構,以夢境為舞台,編織出層層遞進的夢中夢劇情,提供了深層次的精神分析和哲學探討,同時透過多層次的夢境設計,讓觀眾陷入思考現實與夢境的邊界。

《鳥人》(Birdman,2014):講述的是一位昔日超級英雄片演員嘗試在百老匯重回巔峰的故事。電影對舞台劇的真實描繪以及對人性的探討相當深刻。電影採用一鏡到底的手法,戲中的主角曾是超級英雄電影的明星,另一方面現在正在為自己在劇院的戲劇表演努力。

《人工智慧》(A.I. Artificial Intelligence),AI電影常常利用反轉敘事架構來探討現實與虛擬之間的邊界,在《人工智慧》中,主角小男孩David是一款擁有人類情感的人工智慧,觀眾在劇中既扮演觀察者,也同時在思考AI與真人的差別,進一步探索何謂真實。

《駭客任務》Matrix,1999。主角尼歐通過觀察和學習,改變自己對現實世界的認知,看到了真實世界的本質,劇中描述的以導演視角和觀眾視角兩種視角的的轉換,進行戲中戲的需視推進。探討真實與虛假,或表面與實質的差異。

《縮小人生》Downsizing ,2017。講述了一個主角選擇縮小身體以追求更好生活的故事。然而在追求財富和物質的過程中,他發現這種生活並不如他想象中的美好,反而是充滿了更多的困境和難題。小人的世界與真實世界如同兩個戲中戲的舞台,反映出現實世界的困境和社會議題

《漫威電影宇宙》系列 (2008-) – 這個系列中的許多電影都與彼此相連,每部電影都可以視為是整個故事中的一個局部劇情,是另一種經典的戲中戲的敘事架構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